|
辟谷期間,不進飲食,不但不感到饑餓,而且身輕體健,精力充沛。支持人體生命的能量從何而來?當前研究辟谷現象的專家、學者對此有多種說法。如服氣說、負商說、固氮說、思維搬運說、溝通宇宙能量說等等。雖認識不同,但有一點是相同的,即“在辟谷期間人體所需能量消耗是有來源的”。
一.打開了自身的寶庫,利宇宙能量激發潛能,將自身儲存的或多余的物質能量(如脂肪)轉化為元氣,甚至病灶也轉化為能量而釋放。這就是減肥健美的作用。 2016年的諾獎得主大隅良典的論文闡述了細胞自噬這個重要的機制,這和辟谷初期的人體現象不謀而合。 二.打開了人體的穴竅,改變了臟腑及肌體組織功能,人體直接從大自然大宇宙攝取物質能量,支持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正常能量需要。 人體是個小宇宙,人體以外的時空是大宇宙,人體是大宇宙的縮影,人體小宇宙是大宇宙衍生孕育出來的。人體辟谷功能沒有開發出來之前,人體對大宇宙來講是一個封閉的系統,通過老師的信息激發, 把你的自身養療功能調動出來,對人體來講就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,改變了人體的功能,人體生命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則通過穴竅毛孔及意識,直接從宇宙攝取,而不需要傳統生理學、營養學的進食轉化過程來維持人體所需能量。進入辟谷狀態之后,即是改變了人體能量來源的供應渠道。 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,特別是人們在量子力學領域的深入研究,發現物質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轉換的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愛因斯坦聞名于世的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E=MCundefinedsup2;。并且隨后的幾十年間,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觀測到物質--分子--原子--原子核--質子,中子,電子--夸克。而到了夸克這一級別的時候發現這些基本粒子的質量為0,并且無法被觀測。這就間接證明了愛因斯坦的老師,量子理論之父--普朗克博士的一個推論: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,物質是由快速震動的能量組成的。 根據普朗克博士的E=hv(E是能量,h是普朗克量子常數,v是振動的頻率)我們認為有形無形皆是不斷震動的能量,只不過因為振動頻率的不同(v的不同),造成了E的千差萬別,進而成為了不同的意識或者是形式不同的物質。大至宇宙,小至細胞,包括我們的人體無不是由振動的能量所組成。能量之間的互動我們稱之為共振。 人們日常的行走坐臥,無一不是能量的一種體現方式,是能量之間的互動。信息辟谷就是通過“信息”這樣一種方式,在老師的帶領下,讓人體這個小宇宙的頻率接近時空這個大宇宙,并且產生共鳴。這樣在共振原理下,大宇宙的龐大能量會讓我們的振動頻率越來越接近本源。進而達到直接從大宇宙攝取能量的目的。這就進一步從理論上說明了信息辟谷是有科學依據的,是安全的,是行之有效的。 |